现代包装设计的形式,不是纯艺术的处理。与一般纯艺术相比,其构成因素相互间的统一与变化关系是相通的。但作为实用美术的包装设计,又有自己特定的适应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手段。 包装设计的立体造型与各展示面的平处理,必须与功能,材料相结合。形式首先应适应内容物保护性,使用性的要求,同时还注意形式变化与所选用材料的理化性质相结合。应当防止在设计中自觉地陷入到盲目的形式游戏中去,为形式而形式。不恰当地运用形式,反而会削弱形式的力量,甚至产生相反的作用。 包装的装满处理,可以说是对内容物的广告宣传。在设计中要注意包装的传达功能,必须明了而准确地传达商品内容与商品特色。各种商品的造型美、结构美、材质美都可以在包装形式美处理中得到表现和发挥,这是包装形式美处理重要依据。 包装形式的独特性不能离开消费对象的一般认识。美与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、带有人的主观因素。不同年龄、不同性别、不同文化、不同职业、不同民族、不同国家和同地区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审美认识审美趣味。不能要求一般包装形式适应于社会所有的人,设计要针对具体的消费的共性认识来处理。 时间的变化带到审美的变化常有一定的相反特征,一个阶段流行的审美标准在下一阶段中走向反面,这种屡见不鲜。从时代的发展变化对审美的影响来看,这一点很重要。过去讲究均衡、和谐的格调。今天更向于对力感、动感,强烈而富有变化。现代设计中讲求破除规矩、平板的格式,讲求富有独创性的、生气勃勃的审美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。以往繁琐的“雕龙刻凤”与“罗可可”的风格已被现代设计中简洁、明快的格调取代。特别是一些时间性很强的商品,如冬季用品、节日用品、纪念用品、化妆用品等,对包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时间性要求,在形式处理上不能不具体对待。 注意同类商品包装设计的比较性,这是包装设计的重要一环。设计应当在以上所述几点的基础上鲜明地强调与众不同,别出心裁,力求设计出新颖、具有独特个性的特色包装。 从世界包装的趋势来看,三四十年代趋向于均齐、繁琐装饰效果,五六十年代趋于单纯,朴素的风格。70年代至90年代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,装潢形式在简洁、明快的基础上更注重富有变化,强调响亮的广告性表现。 不言而喻,包装设计作为产品的推销手段,必须注意设计的竞争性而求新求变。至于某些产品的包装传统式样不作突变性改革,也正为了维护它一定的销售稳定性,一旦这种稳定性出现动摇,就要进行及时更新。因此,包装的形式处理应当注意到与同类设计的比较而加以显著的区别。 |